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漫画_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sm_内地无码毛片手机在线_亚洲av大精永久无码精品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設計資訊 > 設計教程 > 正文

在犯錯中成長!產品設計應該這樣做

2018-01-15 1286 0
 Buffer是一款讓人可以更有效率地在社交網絡上發(fā)布信息的工具,注冊用戶已經突破50萬。大約在兩年前,剛剛創(chuàng)立Buffer的時候,我們就知道將會面臨許多障礙,也會犯下許多錯誤。但是我們始終牢記一點:犯錯是不可避免的,我們應當在錯誤中不斷完善自己。同時,這些錯誤也很好地指導了我們,讓我們把產品做得更好。我相信,沒有這些錯誤,也就沒有今天的Buffer。
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
 

那些讓我們做出好產品的經驗 在我開始討論從我們犯下的錯誤中學到的東西之前,我想先說一下開發(fā)產品時最重要的一條原則:先驗證,再編程。
先來說說這條原則是怎么來的:
當時,我們想開發(fā)一款可以更方便地在Twitter和其他社交網絡上發(fā)布信息的工具,這個想法產生了以后,我們親愛的程序員Joel Gascoigne立刻就開始編程,而不是先去驗證他的想法,這是他典型的行事作風。幾分鐘后,他開始意識到這方法不對,然后,開始嘗試其他的方法。最終他其實只做好了一個登錄頁面,但是看起來好像這個應用已經開發(fā)完成并上線了一樣。緊接著,他在Twitter里分享了這個網站的鏈接。對這個網站感興趣的人們開始點擊登錄頁面的注冊按鈕,試圖注冊Buffer。這時他們會看到另一個頁面,上面寫著“Buffer還沒有完工,但是您可以留下郵箱地址,我們會在Buffer開發(fā)完成的第一時間立刻告知您。“
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事實證明,這個策略是非常有效滴!在我們實行這個策略7周以后,有了第一個付費用戶。從這次的經驗中,我們總結出三條關鍵的產品開發(fā)原則:
1、讓產品的第一個版本盡量簡單;
2、做好長期抗戰(zhàn)的準備,以后可能面臨很多次產品的重新定位;
3、你的任何想法都是一種假設,這個假設首先需要用戶的肯定。
如果你對產品研發(fā)規(guī)則知之甚少,那么我們接下來總結的教訓對您來說會更有意義。

教訓1:用戶流程應先關注如何留住用戶,再考慮收益 很早,我們就發(fā)現(xiàn)了用戶體驗中很重要的一件事:我們需要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如何留住我們的用戶,而不是如何創(chuàng)造收益。
我們是從Buffer最初登錄頁面的用戶流程體會到這一點的:
1、當用戶戳到登陸頁面的“注冊”按鈕時,會跳轉到一個詳細列出“訂閱計劃與價格”的頁面;
2、在那里,用戶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免費計劃或是其他付費計劃;
3、在選擇了計劃之后,用戶才開始填寫個人信息(比如:姓名、Email和其他相關信息)。 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在這個流程之下,最初我們得到的付費用戶的比例的確很高,然而我們很快就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從未使用過我們的產品便選擇付費的用戶流失的也很快。為什么會這樣?事實是,用戶可能會選擇付費,但是他們并沒有真的開始使用Buffer,無法真正了解到產品的價值。最終,用戶取消了注冊。因此我們改變了用戶的注冊流程和獲取用戶的方式。我們告訴自己,讓人們先使用產品,第一時間了解到產品的價值,這才能讓他們逐步變成我們的付費用戶。
這個方法比原來的方法要好。
最終,我們網站的用戶體驗流程相當流暢:
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因為兩次設計用戶流程,我們學會兩件重要的事情:
1、更多的用戶注冊是因為我們并沒有減少在頁面中穿插的付費計劃;
2、更多的人購買付費計劃是因為他們確實使用了我們的產品,體會到了我們產品的價值所在。更重要的是會持續(xù)使用下去。
那以后,我們在產品中提供了更多的免費功能,當然,核心功能始終是免費的。我們只在用戶真的使用了Buffer并感受到了它的價值的時候,才鼓勵用戶升級為付費版本。
在制作用戶流程的時候應該更關注如何留住用戶,這是我們的重要發(fā)現(xiàn)之一。

教訓2:社交網絡賬號通用登錄優(yōu)于郵箱賬號登錄 在無數(shù)次為提高登錄頁流量轉化率的A/B測試失敗之后,我們想到了可以用其他社交網絡賬號登錄Buffer。意思是說用你的Twitter、Facebook或linkedIn的賬號關聯(lián)注冊Buffer。因為Buffer是用來在Twitter、Facebook和linkedIn上發(fā)布信息的,所以這樣的流程更科學一些。潛在用戶可以利用已經存在的賬號來方便、快速地注冊和使用Buffer。
為了方便比較,看下面這張圖,這是我們最初的登錄頁面,注冊的時候需要提供郵箱地址和密碼: 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從郵箱注冊到社交網絡賬號關聯(lián)注冊是Buffer成長過程中一次重要的修改,這讓Buffer最終增加了50%的注冊量。在這個注冊方式發(fā)生轉變的時間點上,Buffer的日注冊量由500人次一夜之間增長到了800人次。  教訓3:提前測試所有你提出的假設 讓我先來講述一個設計瀏覽器拓展插件時悲慘地失敗的故事吧!
Buffer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便是Chrome、火狐和其他主流瀏覽器上的拓展插件。我們知道要讓用戶使用拓展插件,就需要提供產品的最佳體驗。從隨便一個網頁中輕松地添加任何想要分享的東西到Buffer,然后再分享到Twitter、Facebook和linkedIn,這將是用戶使用Buffer時最廣泛的場景。自然而然的,我們就更關注產品的元素,試圖盡全力去改善Buffer。我們非常清楚哪些理念可以讓我們做得更好。但當我們想要創(chuàng)造一個更好的瀏覽器拓展插件時,又重蹈覆轍,明知故犯了一些本應避免的錯誤。
我們是這樣子錯誤地建立新的拓展插件的: 1、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些現(xiàn)有拓展插件上已知的問題,群策群力試圖修正他們;
2、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,希望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功能完美的第一個版本;
3、我們測試了第一個版本的拓展插件,然后意識到人們一定會在使用它的時候感到困惑,不知所措。 于是我們封印了這個新想法,再也沒動過它。
下圖便是夭折了的拓展插件的版面設計圖:
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這次失敗以后,我們養(yǎng)成了盡可能早的去驗證每個假設的習慣。并讓這習慣深深烙印在了我們的腦子里。
為了把事情做得更好,我們總結了以下流程來解釋如何創(chuàng)造一個優(yōu)秀的產品或功能: 1、明確現(xiàn)有產品存在的問題,集思廣益,確定想要改變什么;
2、與用戶交流,確定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是否真的存在這些問題;
3、在與用戶討論過后,迅速地建立一個簡單的線框圖或產品原型圖。這不會花費太長的時間,最多也就一、二天;
4、再次與用戶討論,在原型圖的基礎上,觀察用戶與產品的交互;
5、進一步推敲哪些是可展示給用戶看的,具有可用性的功能/產品;
6、跟蹤用戶參與指標、增長指標和收入指標,再和用戶討論一下產品的體驗。

教訓4:用戶界面的標簽務必要明確 最后一課,我要分享的是我想了很久的一個問題:究竟是讓標簽、按鈕、幫助文檔等更明確,還是讓它們看起來更“智能”。
來自Intercom的Des Traynor在一篇文章中相當好的闡述了這個問題:
“當你已經針對用戶遇到的問題提供了一個非常棒的解決方案,但是用戶卻不使用你的方案來解決問題。通常,這是因為用戶們沒有看到這個功能,或是看到了,但并不知道那是做什么的!”
這個狀況就是我們所要面對的。
我想講述的最重要的案例便是這個:在Buffer,可以一次性鏈接到多個社交網絡賬號,這讓用戶能夠一次性將信息分享到多個社交網絡。比如:用戶使用Twitter賬號登陸B(tài)uffer,但是同時也想用Buffer連接到Facebook和linkedIn,在Buffer上簡單地將信息分享到多個社交網絡平臺。
那個時候的Buffer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的:
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我們自認為,一個十分聰明簡潔的“+”號圖標,就可以告訴人們,這里能夠添加其他社交網絡賬號。但是,我們多次收到來自用戶的郵件,詢問有沒有辦法可以將Facebook和linkedIn賬戶也一起關聯(lián)到Buffer上。
所以我們做的事情是改變“關聯(lián)”按鈕,讓它更顯眼。使用更大的“+”號和許多其他的用戶界面設計調整。
最終的設計方案是什么?
方案簡單極了!使用簡單的文字:“關聯(lián)更多賬戶”來更清楚有效地表達,而不是自以為很聰明的“+”號。 優(yōu)設網 用戶體驗設計及產品經驗總結 我們從這里學到要使用更清楚的設計,而不是更智能的設計。盡管最終呈現(xiàn)出的產品形態(tài)可能沒有那么漂亮或獨特,但是對用戶來說,清楚的設計更好。 總結:所有的事情都是假設,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實踐來肯定 我們知道,我們的公司和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,有很多設計的流程和方法仍然處于實驗階段。但我們在摸爬滾打中學到很重要的一點:在整體的設計中,無論是一個單獨的想法還是每一個功能的更新都是一個假設,都需要去驗證。我們計劃賦予我們的產品更多人們期望的功能,我們也期待在創(chuàng)造更多有趣的東西的同時學會合理取舍。這種思維方式會賜予我們最大的潛力,創(chuàng)造出用戶真正想要的東西。 


23
評論區(qū)(0)
正在加載評論...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