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如何從零開始臨摹大神的作品?今天 這篇文章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臨摹指南,教你從視覺語言的5種元素和10條動態(tài)設計原理入手,把復雜的動效作品拆分成可直觀學習的細節(jié),而且掌握這個方法后,無論什么領域,你都能真正從大神的作品中汲取養(yǎng)分。建議閱讀。 在我們探討設計原理的核心之前,我們需要明確構成視覺語言的5種元素。
1. 線段 
線段在動態(tài)設計中是點的集合。線段生成了運動,吸引我們的眼睛去跟隨它的運動軌跡。線段可以是直線、曲線、虛線或粗細變化的線,它是構成形狀的基本元素。
2. 形狀 
線構建了形狀。形狀就是我們如何去認知物體。要么是從物理世界,要么是從創(chuàng)意或者概念。
3. 明度 
明度是美術的術語,用來描述光與影的效果。在數字化的創(chuàng)作中,我們也可以用亮度描述。這個物體到底有多亮或者多暗,就是用明度來表示。
4. 材質 
材質指的是物體的表面的質感,它可以使我們聯想到我們觸摸時的感覺。當一位藝術家想利用物體表面的對比去產生視覺興趣時,他就會使用材質。
5. 顏色 
顏色是光的產物。在藝術創(chuàng)作過程中,我們通過選擇不同的顏色去表現和增加視覺吸引,從而模仿真實的世界。紅黃藍是三個主要的顏色,其次是橙、紫、綠。
例子 
形狀:圓形、線條、齒輪 大?。簩⒋笮⌒螤畋舜伺帕行纬蓪Ρ?顏色:橙、黃、藍、紫、粉、灰 材質:桌面使用材質與平面物體形成對比 明度:用暗色與背景的亮色作對比 在我們對設計元素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,接著讓我們深入10個核心的動態(tài)設計原理。
1. 對比 
對比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,但是卻極其重要。對比可以簡單解釋為:某種差異。 我們可以在形狀,大小,明度,材質和顏色上作出對比。建立對比會增加作品的視覺吸引。人類的視覺被對比吸引,如果你沒有強烈的組合變化,你的視覺創(chuàng)作就會因此缺乏戲劇性和生動感。
2. 重復 
另外一個簡單的原理是自我解釋(self-explanatory),它可以理解為重復。 可以是形狀,顏色,材質,明度等的重復,也可以是重復同樣的形狀去創(chuàng)建一個更大的視覺結構。重復是為合成增加元素的一種簡單的方法,同時可以為場景帶來統(tǒng)一、和諧的感覺。
3. 對齊 
對齊意味著視覺元素可以被有意地排列,從而創(chuàng)建出一種穩(wěn)定的視覺結構。 在設計中我們經常把元素隨機排列,而使用對齊方法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吸引眼球的結構類型。在網格的環(huán)境中去創(chuàng)作為我們使用對齊原理帶來了優(yōu)勢。這就是為什么我一直強調用帶有網格的寫生簿去繪畫,以及在Iiiustrator和Photoshop中使用網格參照。
4. 間距 
物體之間的距離暗示著它們的相互關系。將物體組合或分開可以幫組我們創(chuàng)建視覺結構。 這是另外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傳達視覺信息的原理。通過簡單的給予物體間距,我們可以告訴觀眾元素之間的關系。這個原理經常被用在海報和網頁設計,但卻適用于所有類型的視覺信息。